楼市尚未“退烧”,调控安能松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05 阅读量:
经历了一年多的严厉调控,“战斗鸡”一样的中国楼市终于稍稍低下了高昂了近十年的头颅,年末,京广沪深等曾经战斗在楼市“最前线”的城市,房价终于迎来了比较靠谱的“拐点”,数据称,实行了“限购”的43个大中型城市,房价“环比下降0.14%”,这是调控效果的初步显现。
当然,调控让楼市的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这显然触动了不少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楼市中“反调控”的吠声一直不绝于耳,“地产是支柱,调控伤害大”、“不应该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房价下降10%引发的影响,比上涨30%更让民众难以承受”等等,一则是为了表达“蛋糕被抢”的愤怒,二则也不无利用话语权逼政策“转向”的心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让关于明年调控是否“松绑”的争论尘埃落定。明年的调控仍将继续。“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可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最牵动老百姓目光的重要表述之一。在整个经济环境变得严峻、“稳增长”任务非常急切的时候,为什么仍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呢?
“高烧”不是长久之计
首先,这是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房价普遍虚高的现实而言。自启动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价格一路上涨,绝大多数城市翻了番,甚至好几倍。出于慎重,高层一直没有泡沫论方面的表述,但明确认定房地产市场不健康。事实上,无论从房价收入比看,还是从租售比看,抑或从消费结构看,都不难发现:房地产市场严重脱离市场基本面,一定意义上已成为投机客“击鼓传花”的游戏。
部分因为无知,部分因为无耻,一些专家和房地产商仍在鼓吹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不否认快速城市化形成的住房刚性需求巨大,但哪一种商品不是刚需巨大?为什么别的刚需能被市场轻易满足,唯独住房就不可能?以我国丰富劳动力所形成的巨大产能,几乎所有商品都可能过剩,为什么唯独住房就不可能?且自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家通过政策支持,更加上银行通过按揭透支海量资源,房地产业效率理应更高,产能过剩实在自然不过。土地稀缺确是个硬性约束,可楼房的高空发展及“中国特色”的运作不都可保轻松跃过土地瓶颈吗?
稍有市场常识的人都知道,商品生产必须从客户需求和购买力出发,为什么最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市场不能满足,甚至根本不予置问呢?设想一下,某房地产商到某国开发房地产,可该国绝大部分国民根本买不起他开发的房子,他在干什么?他又要干什么?他为什么要干?在很多城市土地储备已坐吃山空乃至整个国家可供开发的土地储备仅剩3%的时候,鼓吹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的人要严肃回归常识。
为扩大内需腾出 “空间”
其次,房价合理回归能带来扩内需、稳物价和惠民生的效应,进而也带来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效应,堪称中心环节。无可否认,房地产业关联度比较高,上下游涉及了近60个行业。也不可否认,房地产业带动效应明显,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大约会影响其他行业200元的需求。正因为如此,房地产一度被国家有关部门树为支柱产业。但问题是,过犹不及,房地产市场被泡沫充斥,这是不能姑息的,毕竟房地产乃民生基本用品。内需不足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痼疾,乃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迟迟不能到位,重要原因就包括房地产泡沫的挤压。居民消费率长期畸低,投资率、储蓄率和外贸依存度长期畸高,再靠房地产稳增长,无异饮鸠止渴。
相反,如果房价能合理回归,不仅内需得以扩,结构得以调,而且民生更大惠。即便增长有所失,也民心大大快。甚至“天下大庇寒士俱欢颜”,为当前迫切需要的改革攻坚,赢得良好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氛围。
房地产调控成败与否,一定意义上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成败。由于亲历过计划经济年代,很多人对计划经济的低效、浪费和不公刻骨铭心,但对市场经济的缺陷还缺乏体验、教训和认识。国际经验反复表明,市场经济完全可能“野蛮生长”和“非理性繁荣”。对这一点胸中有数,于认清当前的房地产问题大有裨益。
对当前以限购限贷为重要特征的房地产调控,不乏批评的声音,政府自身也显底气不足。实质上,对房地产的限购限贷来得太迟,这不是反市场操作,而就是回归市场的操作;不是做得够了,而是做得不足,今后的“限”应更进一步细化,提高精准度。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方是春。”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天然盟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无论是否从事或涉足房地产业,都应该自觉支持房地产调控,抵制房地产暴利,拒绝房地产炒作,力所能及地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创造更好的内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