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疯涨:23?亭子间240万 不到一周成交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02 阅读量:
学区房比婚房更“刚需”;“孩子”比“丈母娘”更厉害——这两句话近来在房产中介圈子里广为流传。从市场表现来看,即使是在今年3月末沪版“国五条”出台后,即使是在二手市场成交量一路下滑之际,学区房的销售情况依旧坚挺,二手房源依然走俏于市场。于是乎,对于许多家有学子的爹妈来说,“早买早实惠”不仅限于抢得早入户的先机,更在于价格上的“优惠”。
9月即将来临,面对不少名校入户3年的硬指标,时下成为了不少家长选购学区房的冲刺阶段。近日,青年报记者对沪上一些区域的学区房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一些名校扎堆的区域,一套性价比较高的学区房背后总有一串客户在排队求购。而就在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有5%-10%的上涨。
买家
“如今为孩子上学准备一套学区房比当年自己结婚买房更‘刚需’。”
“买学区房绝对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而且最关键的是哪怕房子到手了,也并非万事大吉了,这里面的变数实在太大。”日前,在位于虹口区东宝兴路上的一家房产中介,青年报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咨询学区房的黄先生。“在现在这个市场里,想买一套两三百万的房子其实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加上‘学区房’这个限制条件,那房源绝对是紧张的,价格更是没有上限的。”
根据黄先生的要求,物业顾问在电脑上搜索了一系列楼盘的挂牌情况,结果发现销售异常火爆。“这个建工小区就是对口虹口区四中心的,挂牌出售的房源也不少,但问题是都已成交掉了。”说话间,物业顾问朱先生也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这套6楼的房子月初才挂出来,我前两天还看到有的,怎么今天居然卖掉了。邮电二村还有2套房子,总价都在250万左右,算下来差不多4万/平方米,你要不考虑下。”
面对这样的结果,黄先生一脸无奈地感叹:“有了孩子以后再买房,一切都要以学校说了算,房子必须跟着学校走。我小孩今年就要读幼儿园了,我必须筹划好对口小学的房子。等到小孩进了小学,我又得要准备对口中学的学区房。”在黄先生看来,“如今为孩子上学准备一套学区房是比当年自己结婚买房更‘刚需’。”最终,黄先生还是提出,希望中介能尽快安排看房,如果合适就尽快交易过户,让孩子的户口尽早报进去。
据悉,目前在上海,还有很多区域仍延续着以户口地作为入学标准的政策,但要达到这个标准也并非易事。很多家长绞尽脑汁,不惜“孟母三迁”。而与此同时,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少学校规定户口落在对口学校分配区域的时间必须达到2年甚至3年以上。照此推算,9月1日无疑就成了一个“最后期限”。
“上周一签的合同,房子是黄河路上的一个老公寓,虽然居住条件不是很好,但考虑到对口学校好,还是义无反顾以高于心理预期的价格购买了此套房子。”对于朱先生来说,这套房子能对口曹光彪小学,还能对口格致中学是其最大卖点。“我跟上家商量好了,我在总价上再加2万块,但第二天就要去办过户。这样一来,我还能赶在9月1日前把孩子户口迁进去。”
中介
“成交周期都很短,不少学区房前后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交易。”
走访中,青年报记者发现,无论是在虹口、闸北,还是静安、徐汇,但凡提及学区房,每家房产中介的物业顾问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区里有哪些重点小学,对应的楼盘有哪些。毫无疑问,在这个二手房成交量低迷的市场上,学区房成了拉升业绩的中流砥柱。“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在上涨”;“同一个小区的房子,从3月份到现在涨了十几万”;“哪怕是四五十年的老房子,一年的涨幅也要超过50%”……在房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名校附近的房产中介门店光靠学区房业务,每月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沪上一家地产公司的成交数据显然,就8月1-20日二手房的成交量就比7月同期上涨愈四成,其中类似学区房这样的优质房源占到了很大比例。据一家位于金汇路上的房屋中介公司经理介绍:8月门店的成交量也有所上涨,涨幅均在20%左右,但本月成交的房源不少都是新增的挂牌出让的学区房,如对口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优质房源,非常抢手,因此很快就促成了成交。“很多卖家都是在拿到了入学通知书之后前来挂牌出售的,而对于已经‘守株待兔’了一段时间的买家来说,则是希望抢在9月1日前交割入户。所以,进入8月以来,成交的周期都很短,不少学区房前后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交易。”
无独有偶,常德路上的一家中介的置业顾问也表示:进入8月,尤其是这几天,门店的上门客明显有所增多,带看量也增加了10%-20%,多为诚意度较高的客户,看的也多是学区房。“为赶上开学,很多买家一旦确认房源信息,从看房到签约一般都在一周以内。”
房东
“一天到晚要我‘再考虑考虑’,想把我逼疯啊!”
“我不考虑卖房子,你不要再打来了!”;“我没别的房子住,钱再多也不卖!”;“不卖!不卖!再见!”……如果要问家住徐汇区锦汇苑的陈先生,“最近最讨厌的人是谁?”,那么他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房产中介。“在此之前,也会有中介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我,问我是不是考虑把房子卖掉,然后顺便告诉我,你现在的房子又涨了多少多少。但进入8月份,这个‘轰炸’的频率就更高了,基本上一天至少会接到四五家中介公司的电话,无一例外都希望你抛盘。”而这一切对于从没想过要卖房子的陈先生来说,简直就是不堪其扰。
为何陈先生家如此受中介青睐?原来锦汇苑小区属于徐家汇街道文定居委,片区对口正好是徐汇区汇师小学。并且从地理位置上说,与汇师小学仅仅一街之隔,这无疑成为广大家长最心仪的房源之一。眼看着自家的房子从2006年买入时的136万,涨到了如今的420万,陈先生坦言:“凭良心说,我的现在的感觉只有烦,没有喜。这是我的唯一住房,市价再高我也不可能卖房去住宾馆。现在只希望快点开学,至少可以清静几个月。”
陈先生自嘲地透露,他现在是“防火、防盗、防中介”,只可惜“防不胜防”。“每天那么多陌生号码打到手机上面,我又不知道是不是工作上的事情,一般还是会接一下的,可这一搭话就吃药了!”陈先生坦言:“为了躲避骚扰,我还特意装了360,把这些号码拉黑了。但他们过两天换个手机电话又打过来了,真是烦死了。一天到晚要我‘再考虑考虑’,想把我逼疯啊!”
事实上,有陈先生这样烦恼的业主不在少数,而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占据了学区房的地理位置。“你别再来了啊,再来我报警了!”对于家住赤峰路的范先生来说,最近一段上门的不速之客特别多,都是中介带来看房子的。“之前是说,楼上楼下房东不在,问能不能进来看看房型;最近一段就干脆敲门来问是不是考虑卖房子。我一个退休工人,卖了房子住哪里去,再说了,我们家孙子还指着这套房子进四中心了。”
对于业主的“痛恨”,不少置业顾问也直言,为了生计不得不如此。“学区房好卖,需求大。我们也很难确定房主是不是有卖房意向,所以只能这样一个个电话打。毕竟促成一笔交易,就能拿佣金了。”位于文定路上一家中介公司的置业顾问解释说:“现在很多信息都是公开、共享的,尤其是好的房源肯定会被很多同行盯上,对业主来说经常被骚扰也是难免。等过了这一段估计会好些,下一个学区房购买高峰就要到明年三四月份了。”
学区房比婚房更“刚需”;“孩子”比“丈母娘”更厉害——这两句话近来在房产中介圈子里广为流传。从市场表现来看,即使是在今年3月末沪版“国五条”出台后,即使是在二手市场成交量一路下滑之际,学区房的销售情况依旧坚挺,二手房源依然走俏于市场。于是乎,对于许多家有学子的爹妈来说,“早买早实惠”不仅限于抢得早入户的先机,更在于价格上的“优惠”。
9月即将来临,面对不少名校入户3年的硬指标,时下成为了不少家长选购学区房的冲刺阶段。近日,青年报记者对沪上一些区域的学区房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一些名校扎堆的区域,一套性价比较高的学区房背后总有一串客户在排队求购。而就在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有5%-10%的上涨。
9月即将来临,面对不少名校入户3年的硬指标,时下成为了不少家长选购学区房的冲刺阶段。近日,青年报记者对沪上一些区域的学区房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一些名校扎堆的区域,一套性价比较高的学区房背后总有一串客户在排队求购。而就在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有5%-10%的上涨。
买家
“如今为孩子上学准备一套学区房比当年自己结婚买房更‘刚需’。”
“买学区房绝对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而且最关键的是哪怕房子到手了,也并非万事大吉了,这里面的变数实在太大。”日前,在位于虹口区东宝兴路上的一家房产中介,青年报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咨询学区房的黄先生。“在现在这个市场里,想买一套两三百万的房子其实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加上‘学区房’这个限制条件,那房源绝对是紧张的,价格更是没有上限的。”
根据黄先生的要求,物业顾问在电脑上搜索了一系列楼盘的挂牌情况,结果发现销售异常火爆。“这个建工小区就是对口虹口区四中心的,挂牌出售的房源也不少,但问题是都已成交掉了。”说话间,物业顾问朱先生也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这套6楼的房子月初才挂出来,我前两天还看到有的,怎么今天居然卖掉了。邮电二村还有2套房子,总价都在250万左右,算下来差不多4万/平方米,你要不考虑下。”
面对这样的结果,黄先生一脸无奈地感叹:“有了孩子以后再买房,一切都要以学校说了算,房子必须跟着学校走。我小孩今年就要读幼儿园了,我必须筹划好对口小学的房子。等到小孩进了小学,我又得要准备对口中学的学区房。”在黄先生看来,“如今为孩子上学准备一套学区房是比当年自己结婚买房更‘刚需’。”最终,黄先生还是提出,希望中介能尽快安排看房,如果合适就尽快交易过户,让孩子的户口尽早报进去。
据悉,目前在上海,还有很多区域仍延续着以户口地作为入学标准的政策,但要达到这个标准也并非易事。很多家长绞尽脑汁,不惜“孟母三迁”。而与此同时,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少学校规定户口落在对口学校分配区域的时间必须达到2年甚至3年以上。照此推算,9月1日无疑就成了一个“最后期限”。
“上周一签的合同,房子是黄河路上的一个老公寓,虽然居住条件不是很好,但考虑到对口学校好,还是义无反顾以高于心理预期的价格购买了此套房子。”对于朱先生来说,这套房子能对口曹光彪小学,还能对口格致中学是其最大卖点。“我跟上家商量好了,我在总价上再加2万块,但第二天就要去办过户。这样一来,我还能赶在9月1日前把孩子户口迁进去。”
中介
“成交周期都很短,不少学区房前后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交易。”
走访中,青年报记者发现,无论是在虹口、闸北,还是静安、徐汇,但凡提及学区房,每家房产中介的物业顾问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区里有哪些重点小学,对应的楼盘有哪些。毫无疑问,在这个二手房成交量低迷的市场上,学区房成了拉升业绩的中流砥柱。“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在上涨”;“同一个小区的房子,从3月份到现在涨了十几万”;“哪怕是四五十年的老房子,一年的涨幅也要超过50%”……在房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名校附近的房产中介门店光靠学区房业务,每月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沪上一家地产公司的成交数据显然,就8月1-20日二手房的成交量就比7月同期上涨愈四成,其中类似学区房这样的优质房源占到了很大比例。据一家位于金汇路上的房屋中介公司经理介绍:8月门店的成交量也有所上涨,涨幅均在20%左右,但本月成交的房源不少都是新增的挂牌出让的学区房,如对口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优质房源,非常抢手,因此很快就促成了成交。“很多卖家都是在拿到了入学通知书之后前来挂牌出售的,而对于已经‘守株待兔’了一段时间的买家来说,则是希望抢在9月1日前交割入户。所以,进入8月以来,成交的周期都很短,不少学区房前后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交易。”
无独有偶,常德路上的一家中介的置业顾问也表示:进入8月,尤其是这几天,门店的上门客明显有所增多,带看量也增加了10%-20%,多为诚意度较高的客户,看的也多是学区房。“为赶上开学,很多买家一旦确认房源信息,从看房到签约一般都在一周以内。”
房东
“一天到晚要我‘再考虑考虑’,想把我逼疯啊!”
“我不考虑卖房子,你不要再打来了!”;“我没别的房子住,钱再多也不卖!”;“不卖!不卖!再见!”……如果要问家住徐汇区锦汇苑的陈先生,“最近最讨厌的人是谁?”,那么他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房产中介。“在此之前,也会有中介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我,问我是不是考虑把房子卖掉,然后顺便告诉我,你现在的房子又涨了多少多少。但进入8月份,这个‘轰炸’的频率就更高了,基本上一天至少会接到四五家中介公司的电话,无一例外都希望你抛盘。”而这一切对于从没想过要卖房子的陈先生来说,简直就是不堪其扰。
为何陈先生家如此受中介青睐?原来锦汇苑小区属于徐家汇街道文定居委,片区对口正好是徐汇区汇师小学。并且从地理位置上说,与汇师小学仅仅一街之隔,这无疑成为广大家长最心仪的房源之一。眼看着自家的房子从2006年买入时的136万,涨到了如今的420万,陈先生坦言:“凭良心说,我的现在的感觉只有烦,没有喜。这是我的唯一住房,市价再高我也不可能卖房去住宾馆。现在只希望快点开学,至少可以清静几个月。”
陈先生自嘲地透露,他现在是“防火、防盗、防中介”,只可惜“防不胜防”。“每天那么多陌生号码打到手机上面,我又不知道是不是工作上的事情,一般还是会接一下的,可这一搭话就吃药了!”陈先生坦言:“为了躲避骚扰,我还特意装了360,把这些号码拉黑了。但他们过两天换个手机电话又打过来了,真是烦死了。一天到晚要我‘再考虑考虑’,想把我逼疯啊!”
事实上,有陈先生这样烦恼的业主不在少数,而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占据了学区房的地理位置。“你别再来了啊,再来我报警了!”对于家住赤峰路的范先生来说,最近一段上门的不速之客特别多,都是中介带来看房子的。“之前是说,楼上楼下房东不在,问能不能进来看看房型;最近一段就干脆敲门来问是不是考虑卖房子。我一个退休工人,卖了房子住哪里去,再说了,我们家孙子还指着这套房子进四中心了。”
对于业主的“痛恨”,不少置业顾问也直言,为了生计不得不如此。“学区房好卖,需求大。我们也很难确定房主是不是有卖房意向,所以只能这样一个个电话打。毕竟促成一笔交易,就能拿佣金了。”位于文定路上一家中介公司的置业顾问解释说:“现在很多信息都是公开、共享的,尤其是好的房源肯定会被很多同行盯上,对业主来说经常被骚扰也是难免。等过了这一段估计会好些,下一个学区房购买高峰就要到明年三四月份了。”
学区房比婚房更“刚需”;“孩子”比“丈母娘”更厉害——这两句话近来在房产中介圈子里广为流传。从市场表现来看,即使是在今年3月末沪版“国五条”出台后,即使是在二手市场成交量一路下滑之际,学区房的销售情况依旧坚挺,二手房源依然走俏于市场。于是乎,对于许多家有学子的爹妈来说,“早买早实惠”不仅限于抢得早入户的先机,更在于价格上的“优惠”。
9月即将来临,面对不少名校入户3年的硬指标,时下成为了不少家长选购学区房的冲刺阶段。近日,青年报记者对沪上一些区域的学区房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一些名校扎堆的区域,一套性价比较高的学区房背后总有一串客户在排队求购。而就在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有5%-10%的上涨。